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白花除虫菊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名称
白花除虫菊
类别
药材
别名
白花除虫菊、除虫菊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呈扁球形,直径约1cm,总苞片40余枚,覆瓦近排列,2-4层。苞片近披针形,淡黄绿色,被短毛。花托扁圆形,边缘为一层舌状花,15-30朵,雌性,花冠淡黄色,先端3裂。中央管状花200-300朵,两性,花冠黄色,先端5裂,雄蕊5枚,具冠毛。气微香,味苦而辣。
以干燥、一碎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淡棕黄色。①花粉粒圆球形,直径30-35m,外层呈刺关突出,萌发孔3个。②花粉囊细胞壁薄,具点状,条状或螺旋状增厚。③苞片纤维状细胞壁木化而厚,具壁孔。④舌状花冠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,有明显的角质层纹。⑤腺毛无柄,头状2-8个细胞,顶面观的长圆形。⑥非腺毛丁字形,壁为单细胞,柄2-4个细胞。
图片

药性
凉、毒
味道
苦
功效
杀虫
用法
研粉调敷患处。制成煤油浸剂,喷射杀蚊、蝇、虱。研末撒入粪缸杀蛆;或制成熏烟剂以驱蚊。 外用:适量,研粉调敷。
注意事项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”本品常作蚊香原料,亦作粉剂或乳油剂。敏感者接触或吸入后,可出现皮疹、鼻炎、哮喘等。吸入较多或吞服,则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胃肠绞痛、腹泻、头痛、耳鸣、恶梦、晕厥等。婴儿还可出现面色苍白、惊厥等症。”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白花除虫菊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