鳖肉

中药材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鳖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鳖肉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鳖肉

出处

《别录》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《纲目》:鳖性畏葱及桑灰,凡食鳖者,宜取沙河小鳖,斩头去血,以桑灰汤煮熟,去骨、甲,换水再煮,入葱、酱作羹食乃良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本品呈大小不等的块状,呈肉红色。质地柔软,有腥味。

图片

中药材鳖肉图片

药性

平、冷、无毒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凉血、补阴、益气、调中、滋阴、补虚、阳气、退虚热、滋阴补肾

应用举例

①治骨蒸劳嗽:团鱼二个,贝母、前胡、知母、杏仁、柴胡各等分。上药与鱼同煮熟,取鱼连汁食之。将药焙干为末,用骨更煮汁一盏,和药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煎黄芪六一汤,空心送下。病既安,仍服黄芪六一汤调理。(《妇人良方》团鱼丸)

②治心腹坚症:蚕矢一石,桑柴烧灰,以水淋之五度,取生鳖长一尺者,纳中煮之烂熟,去骨,细擘,锉,更煎令可丸,丸如梧子大。一服七丸,日三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③治寒湿脚气,疼不可忍:团鱼二个,水二斗,煮一斗,去鱼取汁,加苍耳、苍术、寻风藤各半斤,煎至七升,去渣,以盆盛熏蒸,待温浸洗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④治久疟不愈:团鱼一个,去肝、肠,用猪油炖,入盐少许服。(《贵州中医验方》)

用法

煮食或入丸剂。 内服:煮食,250-500g;或入丸剂。

注意事项

脾胃阳虚及孕妇忌服。

①《日用本草》:"与矾石相反。"

②《本草备要》:"忌苋菜、鸡子。"

③《本草从新》:"脾虚者大忌。"

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孕妇及中虚寒湿内盛,时邪未净者切忌之。" 脾胃阳虚及孕妇慎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鳖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