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秉氏鲵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名称
秉氏鲵
类别
药材
别名
秉氏鲵、杉木鱼、雪血、羌活鱼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 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干燥的羌活鱼,全身皮肉皱缩,呈干枯状,长12~15厘米。头部口眼模糊不清,四肢枯瘦,趾尚明显可辨。尾部侧扁,背部棕褐色或枯棕色,腹部显黄棕色。气腥臭。以条大、肥实、身干、无霉蛀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,全体皮肉皱缩,长12-15cm,头部口眼横糊不清,四肢枯瘦,趾常明显可辨。头圆,尾扁,四肢多完整,脊部可见明显的脊柱骨棱,腹面皱缩。背部棕褐色,腹部黄棕色,气微腥。
图片

炮制
微火炕焦,研末用。 1.羌活鱼,取原药材,除去灰屑及杂质,洗净,切段,干燥。
2.酒羌活鱼,取净羌活鱼,加酒拌匀,闷透,置锅内用文火微炒,取出,放凉。每羌活鱼100kg,用白酒10kg。
药性
平、无毒
味道
咸、辛
归经
胃、肝
功效
行气止痛
应用举例
①治肝胃气痛:羌活鱼、红叩、当归、白芷、延胡索、川楝子。煎服。
②治脾弱面色萎黄:羌活鱼、黄芪、党参、茯苓、陈皮、红枣、当归。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,3~5两;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90-150g;或研末,2-3g。
注意事项
非气滞作痛者忌服。 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“无气滞作痛者飞忌用。”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秉氏鲵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