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豆皮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蚕豆皮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蚕豆皮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蚕豆皮、蚕豆壳

出处

《纲目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的种皮,呈黄褐色或棕褐色,都卷曲为不规则的碎片。大小不等。质脆易碎。 种皮略呈扁肾形或不规则形的碎片,较完整者长约2cm,直径1.2-1.5mm,外表面紫棕色,微有光泽,略凹凸不平,或具皱纹,一端有槽形黑色种脐,长约10mm;内表面色较淡。质硬而脆。气微,味淡。以色紫棕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蚕豆皮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胃、肾

功效

利尿渗湿、止血、止渴、解毒、健胃

应用举例

①治小便日久不通,难忍欲死:蚕豆壳三两,煎汤服之。如无鲜壳,取干壳代之。(《慈航活人书》)

②治吐血:蚕豆壳,四、五年陈者妙,煎汤饮之。(《秘方集验》)

③治大人小儿头面黄水疮,流到即生,蔓延无休者:蚕豆壳炒成炭,研细,加东丹少许和匀,以真菜油调涂,频以油润之。(《养生经验合集》)

④治胎漏:炒熟蚕豆壳磨末。每服三、四钱,加沙糖少许调服。(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)

⑤治疬串:油盐蚕豆壳一钟,麻油浸一周时,取起,将豆壳瓦上焙,研为末,麻油调搽患处。(《行箧检秘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煅存性研末调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蚕豆皮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