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小豆花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瑰宝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文化内涵备受赞誉。本文将介绍“赤小豆花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中药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作用。

名称

赤小豆花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腐婢、赤小豆花

出处

《药性论》 出自《药性论》。

1.《名医别录》:腐婢,生汉中,即小豆花也。七月采,阴干。

2.陶弘景:腐婢,花用异实,故其类不得同品,方家都不用之,今自可依其所主以为疗也,但未解何以有腐婢之名。《本经》不云是小豆花,后医显之尔,未知审是否。今海边有小树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赤小豆花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、微凉

味道

归经

胃、心、脾、大肠

功效

明目、止渴、醒酒、解毒、清热、行气利水、解毒消肿

应用举例

①主痃疟,寒热邪气,泄痢,阴气不足,止渴及病酒头痛:小豆花于豉中煮,五味调和,作羹食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
②治疔肿:小豆花为末敷之。(《普济方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戌入散剂。外用:研末撒。 内服:煎汤,9-15g,或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赤小豆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