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小豆芽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宝贵的遗产。本文将介绍“赤小豆芽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赤小豆芽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赤小豆芽

出处

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赤小豆芽图片

药性

微凉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肾、大肠

功效

止血、安胎、清热解毒

应用举例

①治病者脉数,无热,微烦,默默但欲卧,汗出,初得之三、四日,目赤如鸠眼,七、八日,目四眦黑,若能食者,脓已成也。并治下血,先血后便之近血:赤小豆三升(浸令芽出,曝干),当归(《千金方》用量作三两)。上二味,杵为散,浆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赂》赤小豆当归散)

②治妊娠数月,月犹经水时时来者,名曰漏胞。若因房室劳有所去,名曰伤胎:赤小豆五升,湿地种之,令生芽,干之。上一物,下筛。以温酒服方寸匕,日三,得效便停。(《小品方》小豆散)

用法

内服:煎汤或入散剂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散剂;或鲜品炒熟食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赤小豆芽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