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倒山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冲倒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。

名称

冲倒山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冲倒山、千金拔、天仙菊、蓑衣藤、万年藤、大叶光板力刚、大木通、搜山虎、山木通

出处
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 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,红褐色,有纵条纹,稀生短毛或无毛。叶对生;三出复叶,基部有时为单叶;叶柄旋卷;小叶片卵状披针形、狭卵形或卵形,长3-9cm,宽1.5-3.5cm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、浅心形或斜肾形,全缘,无毛。稍革质,易碎。气微,味苦。

图片

中药材冲倒山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苦、辛

归经

肝、膀胱

功效

利水、通窍、祛风、活血、祛风通络、祛风利湿、利尿通淋、活血止痛、活血解毒

应用举例

①治风湿性腰痛:山木通根五钱。研末,猪腰子一对,剖开刮去白膜,药末放猪腰子内,莱叶包裹,煨熟服。忌盐。

②治走马牙疳:山木通鲜根适量。捣烂,捏成蚕豆大,敷前额中央部,每日一次。

③治跌打损伤:山木通茎叶(鲜)二两,茜草根五钱。水酒煎服,每日一剂。

④治各种骨梗喉:山木通根、砂糖、白酒各一两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江西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根1~3钱;叶0.5~1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塞鼻。 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可用至6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发泡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冲倒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