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雷公藤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东北雷公藤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东北雷公藤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东北雷公藤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茎枝呈圆柱状,直径2-6mm。老枝灰褐色或褐色,节间长4-9cm;表面具突起的圆点状或纵向的长圆点状皮孔,有5-6条纵向的棱线,叶痕隆起,互生,半圆形或近肾形,叶腋常有芽,卵状三角形,或为分枝;当年枝棕色或棕红色,有时可见灰绿色叶,常破损,完整者展平后长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长6-15cm,宽3-10cm,基部广楔形或圆形,先端急尖或长尾状;叶柄长1-2cm。茎质硬,较难折断,断面皮部薄,淡褐色,木部宽厚,黄白色;髓宽大,淡褐色或近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

显微鉴别 一年生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外被角质层,壁淡棕色或棕色,外壁常外凸;非腺毛短而直。外侧的数列皮层细胞壁淡棕色或棕色,角隅处常略加厚,为不甚典型的厚角组织;各棱角处均有1纤维束,纤维细胞壁厚。木栓组织发生于皮层内部,细胞壁薄,淡棕色或棕色。维管组织连续成环。韧皮部外侧可见纤维束,几乎连续成环,纤维细胞壁厚,非木化。次生木质部纤维众多。髓宽大;其外方为髓鞘组织,细胞较小,壁稍增厚,常木化,内含淀粉粒。本品薄壁细胞内有草酸钙簇晶(韧皮部较多),直径6-20μm。 二年生茎横切面:表皮及外侧皮层组织常径向断离,断离处内侧的部分木栓组织形成1厚壁细胞带层。木质部可见年轮。

图片

中药材东北雷公藤图片

药性

毒、凉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胆、肝、脾

功效

杀虫解毒、祛风除湿、利水消肿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-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捣敷;或捣汁涂。

注意事项

内服宜慎,外敷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。 《长白山植物药志》:“内服宜慎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东北雷公藤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