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田藨

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成为了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割田藨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揭示中药材在中医药治疗中的重要地位。

名称

割田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陵蘽、阴蘽、割田藨、寒藨、覆盆、寒莓、寒藨、蓬蘽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;1.《本草拾遗》:蓬蘽,其类有三种,四月熟,甘美如霞盆子者是也,余不堪八药。今人取茅莓当覆盆误矣。

2.《食性本草》:诸家本草皆说蓬蘽是覆盆子根,今观采取之家核草木类所说,自有蓬蘽似蚕葛,子红色,其叶似野蔷戳,有刺,食之酸甘愿&#03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割田藨图片

药性

温、平、无毒

味道

酸、甘、咸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缩小便、补肺、缩尿、益精气、补肝肾、补肾益精

应用举例

①治阴火动眩晕者:蓬蘽(炒)、人参、白术、当归、黄耆各二钱,怀熟地二两。水煎,频频服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②治虚极欲倒,如坐舟车,是真阳不足,上气喘急,气短自汗而眩晕,手足冷,脉沉细:蓬蘽(炒)、人参、大附子(童便制)各三钱,肉桂二钱,甘草一钱。煎服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 内服:煎汤,6-15g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割田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