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符

中药材源远流长,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黄符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,探寻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黄符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黄符、黄石脂

出处

黄石脂始载于《本经》,列为上品。

1.《吴普本草》云:“或生嵩山(今河南登封县北),色如豚脑、雁(《别录》作‘鹰’,一作‘莺’)雏。采无时。”2.《品汇精要》云:“黄石脂,文理腻,缀唇者为上。质类滑石酥软,色黄。”据古本草所述黄石脂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。黄色或深黄色,有的带有深黄色花纹或斑点。油脂光泽或土状光泽。质较硬,轻砸可碎,断面不平坦,显层状。摸之较滑腻,微有吸水性,舐之略粘舌。微有土腥气,味淡。以色黄、有光泽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黄符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

味道

归经

脾、大肠

功效

涩肠、健脾、止血敛疮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0-20g,打碎先煎。

注意事项

有湿热积滞者慎服。

1.《雷公炮炙论》:“不得食卵味。”2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恶细辛,畏蜚镰。”3.《新修本草》:“畏黄连、甘草、蜚蠊。”4.《日华子》:“五色石脂:畏黄芩、大黄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黄符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