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栌枝叶

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博大的医学价值,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本文将介绍“黄栌枝叶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精髓。

名称

黄栌枝叶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黄栌枝叶

出处

《河北中药手册》 出自《河北中药手册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叶片纸质多缩皱,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卵圆形至倒卵形,长3-8cm,宽2.5-10cm。灰绿色,两面均被白色短柔毛,下表面沿叶脉处较密;叶柄长1-4-7.5cm。

气微香,味涩、微苦。以叶多、色绿、无枝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叶的横切面:上、下表皮均被较明显的角质层,在毛基周围的角质层呈放射状,气孔不定式,下表面居多;非腺毛多为单细胞,偶见分隔单列非腺毛,此分隔非腺毛长103-305-412μm,直径27μm,以下表面为多;腺毛柄为单细胞,腺头为多细胞。栅栏组织通常2-3列,海绵组织排列疏松,并有草酸钙棱晶(方晶)及簇晶。维管束近于环状,位于横切面的中心。

韧皮部明显,其中具有树脂道;木质部较发达,导管呈放射状排列,中柱鞘为纤维群排列成连续的环,在中脉的基本组织中散有草酸钙棱晶及簇晶。在上、下表皮内侧通常各有数层厚用细胞。

叶柄的横切面:叶柄细长,取其中间直径1.1mm部分切片观察,表皮为1层细胞,外具毛茸,角质层明显。表皮下有3-5层厚角细胞。皮层薄壁细胞有些具有草酸钙簇晶;有些细胞有黑色团块。中柱鞘纤维为连续的环状;韧皮部分布有树脂道,平均直径约为64μm,细胞中有黑色团块;形成层较明显;木质部维管束呈坏状排列。髓部为基本组织,有些细胞中有黑色块。

图片

中药材黄栌枝叶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苦、辛

归经

肝、肾

功效

清湿热、清热解毒、活血止痛

应用举例

①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:黄栌三钱。水煎服。

②治水、火烫伤皮肤未破及漆疮:黄栌适量,煎汤洗患处。(性味以下出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黄栌枝叶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