铧嘴菜

中药材承载着千年医学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铧嘴菜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铧嘴菜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白蒂黄瓜、铧嘴菜、曲角堇、黄瓜香、肾气草、犁头草、地黄瓜

出处

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 多皱缩成团。湿润展开后,具细长的根,植株较高,其生叶较小,茎生叶较大,三解状心形,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。花由茎生叶的叶腋中或基部抽出,淡棕此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
图片

中药材铧嘴菜图片

药性

凉、无毒

味道

微苦

功效

清热解毒、止血、化瘀、消肿、消疮、散瘀消肿、凉血止血

应用举例

①治慢性喉痛红肿:地黄瓜捣烂,调蜂糖水含咽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②治无名肿毒:地黄瓜(新鲜全草)捣烂,包在疮上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③治黄水疮:地黄瓜(烧存性)一钱,枯矾五分。研成细末,混合,敷布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
④治刀伤:地黄瓜拌淘米水,捣烂,敷于伤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⑤治疝气:地黄瓜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⑥治跌打肿痛:鲜地黄瓜一两,捣绒,加酒少许拌匀,包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用法

外用: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。内服:煎汤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铧嘴菜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