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豆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的瑰宝,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虎豆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深入了解中医药学的魅力所在。

名称

虎豆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虎豆、狸豆、巴山虎豆、鼠豆、黎豆

出处

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1.《尔雅》郭璞注:摂,今虎豆,缠蔓林树而生。荚有毛刺。

2.《本草拾遗》:黎豆,生江南,蔓如葛,子如皂荚子,作狸首文,故名黎豆。

3.《纲目》:狸豆野主,山人亦有种之者,三月下种生蔓,其叶如豇豆叶,但文理偏斜。六、七月开花成簇,紫色,状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种子扁椭圆形式肾形,长约1.4cm,宽约1cm,厚约6mm表面灰白色,有灰黑色斑纹,微皱缩,略具光泽,边缘有灰黑色种脐,长约6mm,宽约1.5mm,种脐色。飞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气。

图片

中药材虎豆图片

药性

温、小毒

味道

甘、微苦

归经

脾、肺

功效

益气、生津、温中

用法

内服:煎汤,6-9g;或煮食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虎豆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