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尾轮根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虎尾轮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。

名称

虎尾轮根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虎尾轮根

出处

《闽南民间草药》 出自《闽南民间药物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根细长,圆柱形,有分枝,表面棕黄色,具细皱纹,支根纤细,皮部易剥离。质稍硬,折断面不平整,断面皮部棕黄色,木部淡黄色,于放大镜下观察,木部具众多小孔(导管),射线明显,呈放射状。气微,味淡。

图片

中药材虎尾轮根图片

药性

温、平、无毒

味道

甘、苦、涩、微辛

归经

肺、胃、肾、心、肝

功效

化痰、益肾、行气止痛、逐饮、化饮、理气

应用举例

①治咳嗽,气痛:猫尾射根三至五钱,瘦猪肉一至二两。同煲服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
②治胃痛不吐酸:虎尾轮根一至二两(干的酌减,洗净,切碎),鸡一只(去肠杂)。水、酒各半炖服,可续服,时间不拘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③治肾虚遗精:猫尾射根晒干研末,每次二至三钱,开水送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④治小儿惊痫:虎尾轮根三至八钱。水煎服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3~5钱,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

注意事项

《广西中药志》:"肺热咳嗽者忌用。" 《广西中药志》:肺热咳嗽者忌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虎尾轮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