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叉菜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宝贵的遗产。本文将介绍“角叉菜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角叉菜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鹿角菜、角叉菜

出处
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藻体紫红色,片状,多分枝,呈扇形,长约7cm,软骨质。主枝基部扁圆柱形,有壳状固着器,上部扁平,具有2-7次叉状分枝。囊果椭圆形,在藻体的一面突出,相对面下陷,对着日光观察,可见中央部分较暗,四周呈半透明环状,形似眼球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
图片

中药材角叉菜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咸、甘

归经

胃、大肠

功效

和胃、通便、清热解毒

用法

内服:煎汤5-20g。外用:适量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角叉菜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