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医药传统和智慧。本文将介绍“酒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名称
酒
类别
食材
别名
酒
出处
《别录》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1.孟诜:酒味苦,主百邪毒,行百药。中恶ZHU忤,热暖姜酒一碗服,即止。以大豆一升,熬令汁出,簸去灰尘,投二升酒中,朝朝服之,甚去一切风;妇人产后诸风,亦可服之。又熬鸡尿如豆淋酒法作,名曰紫酒,卒不语口偏者,服之甚效。
2.《随息居饮食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
图片

药性
毒、温
味道
辛、苦、甘
归经
胃、肝、肺、心、脾、大肠、三焦、心包
功效
行药势、通血脉、和血、杀虫、开郁、行气、发汗、除风、燥湿、暖胃、下气、厚肠胃、利小便
应用举例
①治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:栝楼实一枚(捣),薤白半升,白酒七升。上三味同煮取二升,分温再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栝楼薤白白酒汤)
②治冷气心痛:烧酒入飞盐饮。(《纲目》)
③治阴毒腹痛:烧酒温饮。(《纲目》)
④霍乱转筋而肢冷者:烧酒摩搨患处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⑤治寒湿泄泻,小便清者:头烧酒饮之。(《纲目》)
⑥治寒痰咳嗽:烧酒四两,猪脂、蜜、香油、茶末各四两。同浸酒内,煮成一处。每日挑食,以茶下之。(《纲目》)
⑦治风虫牙痛:烧酒浸花椒,频频漱之。(《纲目》)
⑧治耳聋:酒三升,碎牡荆子二升。浸七日,去滓,任性服尽。(《千金方》)
⑨治耳中有辕,如枣棱大,痛不可动者:以火酒滴入,仰之半时。(《怪证奇方》)
⑩治蛇咬疮:暖酒淋洗疮上,日三易。(《广利方》)
⑾治妇人遍身风疮作痒;蜂蜜少许,和酒服之。(《奇效良方》)
用法
内服:温饮、和药同煎或浸药。外用:淋洗、漱口或摩擦。 内服:适量,温饮;或和药同煎;或浸药。外用:适量,单用或制成酒剂涂搽;或湿敷;或漱口。
注意事项
阴虚、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。
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黄帝云,暴下后饮酒者,膈上变为伏热;食生菜饮酒,莫炙腹,令人肠结。扁鹊云,久饮酒者腐肠烂胃,溃髓蒸筋,伤神损寿;醉当风卧,以扇自扇,成恶风;醉以冷水洗浴,成疼痹;饱食讫,多饮水及酒,成痞僻。"
②孙思邈:"空腹饮酒醉必患呕逆。"
③孟诜:"久饮,软筋骨,醉卧当风,则成癜风。"
④《本草拾遗》:"米酒不可合乳饮之,令人气结。凡酒忌诸甜物。"
⑤《纲目》:"畏枳椇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绿豆粉者,寒胜热也。""痛饮则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。""盐冷水、绿豆粉解其毒。" 阴虚、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。
1.《千金.食治》:黄帝云,暴下后饮酒者,膈上变为状热;食生菜饮酒,莫灸腹,令人肠结。扁鹊云,久饮酒者腐肠烂胃,溃髓蒸筋,伤神损寿;醉当风卧,以扇自扇,成恶风;醉以冷水洗浴,成疼痹;饱食讫,多饮水及酒,成痞僻。
2. 孙思邈:空腹饮酒醉必患呕逆。
3. 孟诜:久饮,软筋骨,醉卧当风,则成癜风。
4.《本草拾遗》:米酒不可合乳饮之,令人气结。凡酒忌诸甜物。
5.《纲目》:畏枳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绿豆粉者,寒胜热也。痛饮则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。盐冷水、绿豆粉解其毒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酒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