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荻头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芦荻头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。

名称

芦荻头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芦荻头、楼梯杆、楼梯杆、芦竹根

出处

《四川中药志》 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根茎,呈弯曲扁圆条形,长10~48厘米,粗2~2.5厘米,黄棕色,有纵皱纹,一端稍粗大,有大小不等的笋子芽苞突起,基部周围有须根断痕;有节,节上有淡黄色的叶鞘残痕,或全为叶鞘包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以质嫩、干燥、茎秆短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根茎呈弯曲扁圆条形,长10-18cm,粗2-2.5cm,黄棕色,有纵皱纹,一端稍粗大,有大小不等的笋子芽胞突起,基部周围有须根断痕;有节,节上有淡黄色的叶鞘残痕,或全为叶鞘包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以质嫩、干燥、茎秆短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芦荻头图片

药性

寒、无毒

味道

苦、甘

功效

利尿、生津、除烦、清热、清肺热、清热利水、清热泻火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熬膏。 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熬膏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注意事项

《四川中药志》:"体虚无热者慎用。" 体虚无热者慎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芦荻头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