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粘草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粘粘草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粘粘草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鹤虱、粘粘草、破子衣、华南鹤虱、水防风、窃衣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:小窃衣为长圆形的双悬果,多裂为分果,分果长3-4mm,宽1.5-2mm。表面棕绿色或棕黄色,顶端有微突的残留花柱,基部圆形,常残留有小果柄。背面隆起,密生钩刺,刺的长短与排列均不整齐,状似刺猬。接合面凹陷成槽状,中央有1条脉纹。体轻。搓碎时有特异香气。味微辛、苦。

显微鉴别:小窃衣分果中部横切面:背面有多数长短不等钩刺和厚壁性枕状毛,毛的主体为一个具疣状突起的窄长细胞,其基部有多数表皮细胞组成的枕状垫。外果皮及钩刺外的角质层有齿状突起,背面有4个油管,两油管间均有一小型维管束。接合面凹陷,有大型油管2个;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薄壁细胞。种皮为1列薄壁细胞,内含红棕色物质。外胚乳由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,壁较厚,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。

图片

中药材粘粘草图片

药性

平、小毒、微温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脾、大肠

功效

杀虫、收敛、止泻、收湿、止痒、活血消肿

用法

2~3钱,外用适量,水煎冲洗。 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;或煎水洗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粘粘草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