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俞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穴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治中,从缓解疼痛到调理内脏器官,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健康问题。本文主要介绍人体穴位脾俞穴的归属分类、操作方法、有哪些功效、解剖、具体位置图解和古代文献等相关知识。

穴位名称

脾俞

穴位别名

脾之背俞穴

穴位编码

BL20

穴位分类

足太阳膀胱经

操作

直刺0.5~1寸。

主治

(1)腹胀,呕吐,泄泻。

(2)水肿,黄疸。

(3)多食善饥,身瘦。

解剖

皮肤→皮下组织→背阔肌→下后锯肌→竖脊肌。浅层布有第11、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、静脉。深层有第11、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、肋下动、静脉的分支或属支。

穴位定位

第11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

脾俞穴位置图解

古代文献

《百症赋》:“听宫、脾俞,祛残心下之悲凄。”

《针灸大成》:“主腹胀,引胸背痛,多食身瘦……黄疸,善欠,不嗜食。”

《医宗金鉴》:“小儿慢脾风证。”

出处

沈雪勇.经络腧穴学[M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8

以上内容就是人体穴位-脾俞穴的穴位图解及功效相关知识,相信大家已经对其有了基本的了解,本文内容摘自《经络腧穴学》,如有记录不全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