蚺蛇胆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医药传统和智慧。本文将介绍“蚺蛇胆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
名称

蚺蛇胆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蚺蛇胆

出处

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
1. 陶弘景:(蚺蛇)真胆狭长通黑,皮膜极薄,舐之甜苦,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。其伪者并不尔。此物最难得真。

2.《唐本草》:此胆(蚺蛇胆)剔取如米粟,着净水中,浮游水上,回旋行走者为真,多着亦即沉散,其少着径沉者,诸胆血并尔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本品呈椭圆形,长4-8cm,胆皮厚而光滑,胆管较粗。囊皮光滑,韧性强。

图片

中药材蚺蛇胆图片

药性

毒、寒

味道

甘、苦

归经

肝、脾、胃、心、大肠

功效

明目、杀虫、止血、燥湿、破血、消肿止痛

应用举例

①治小儿疳疮,蚀口齿鼻及下部:蚺蛇胆末,敷之。

②治小儿急疳痒,随爪(抓)作疮,瞬息大如钱:蚺蛇胆三大豆许,黄矾、白矾灰、芦荟、麝香各一钱。上药细研为散。若头面身上有疮,以清泔洗,裛干,敷一大豆许,良久水出即止。如在口齿中,宜频贴之。(蚺蛇胆散)

③治齿匿,断肿有脓血出:白矾灰,杏仁二十枚(汤浸,去皮,尖,研),蚺蛇胆一钱(分)。上药,细研。先以生布揩齿断令血出,嗍令血尽,即用散药掺于湿纸上,可患处贴之,日三二上,以差为度。(白矾散,①方以下出《圣惠方》)

④治湿痢久不断,体瘦,昏多睡,坐则闭目,食不下:蚺蛇胆大如豆二枚,煮通草汁,研胆,以意多少饮之,并涂五心并下部。(《产乳集验方》)

⑤治痔疮肿痛:蚺蛇胆研,香油调涂。(《医方摘要》)

用法

内服:研末,3~5分,酒化或水化服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研末,1-1.5g,酒化或水化服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吹鼻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蚺蛇胆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