杉材木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杉材木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杉材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杉材木、杉材

出处

杉材始载于《别录》。

1.《本草图经》云:“杉材旧不着所出州土,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,木类松而劲直,叶附枝生,若刺针。”2.《本草衍义》曰:“杉,其干端直,大抵如松,冬不凋,但叶阔成枝也,庐山有万杉寺即此杉也……今处处有之。”3.《纲目》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杉材木图片

药性

微温

味道

归经

胃、肺、脾

功效

除湿、降逆气、活血止痛

应用举例

杉从“彡”(shan)声。《说文》云:“彡, 毛饰画文也。”杉叶纤细而平行,若羽状,以“彡”名之,取义于象形。檆,徐锴系传:“即今杉字。”省作“煔”。陆德明《尔雅音义》云:“煔字或作杉,所咸反,郭音芟,又音纤。”沙为杉之音转。檠者擎也,因其树冠高而得名。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;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注意事项

不可久服和过量。虚人禁服。

1.《本草从新》:“稍挟虚者忌用。”2.《本草汇纂》:“久服及过服令人泄泻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杉材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