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矾叶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山矾叶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山矾叶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山矾叶

出处

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:山矾,结子大如椒,青色,熟则黄色,可食。其叶味涩,人取以漆黄及收豆腐或杂入茶中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,棕褐色或黄褐色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、狭倒卵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,长4.8-6.Ocm,宽1.8-2.1cm,先端常呈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具浅锯齿或波状齿,有时近全缘,中脉在上面部分凹下,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,侧脉每边4-6条;叶柄长2-7mm。

叶薄革质。气微,味淡。

图片

中药材山矾叶图片

药性

平、无毒

味道

涩、微甘

归经

胃、肺

功效

收敛、止渴、清热、收敛止血、清热解毒、清热利湿

应用举例

①治直肠出血与肺结核咯血:山矾叶一至二两,加入方中煎服,有收敛止血作用。(《衡山民间草药》)

②治烂弦风眼:山矾叶三十片,老姜三片,浸水蒸热,洗。(《纲目》)

③治急性中耳炎:鲜山矾叶捣烂,布包绞汁,滴耳。(《衡山民间草药》)

④治急性扁桃体炎、鹅口疮:鲜山矾叶适量,捣汁含漱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汁含漱、滴耳。 内服:煎汤,15~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汁含漱、滴耳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山矾叶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