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松子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石松子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魅力。

名称

石松子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石松子

出处

《现代实用中药》 出自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干燥孢子微细而疏松,呈粉末状。淡黄色,质轻,无吸湿性。于器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。比重1.062,入水时浮悬于水面,煮沸则下沉。能浮在氯仿表面,但在松节油及纯乙醇中则下沉,吹入火焰中燃烧,有闪光,并闻炸响。无臭无味。在显微镜下观察,孢子为三棱形的锥体,表面有细小六角形的蜂窝状网膜。

石松的同属植物玉柏(参见"玉柏"条)、地刷子石松(参见"过江龙"条)、高山石松、杉蔓石松等的孢子,亦作石松子用。 1.性状鉴别 干燥孢子微细而疏松,呈粉末状。淡黄色,质轻,无吸湿性。于器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。相对密度1.062,入水时浮悬于水面,煮沸则下沉。能浮在氯仿表面,但在松节油及纯乙醇中则下沉,吹入火焰中燃烧,有闪光,并闻作响。无臭无味。

2.显微鉴别 孢子为三棱形的锥体,表面有细小六角形的蜂窝状网膜。

图片

中药材石松子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脾

功效

止咳、收湿、敛疮

应用举例

治小儿夏季汗疹及皮肤湿烂:石松子粉、滑石粉等分,混合研匀扑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
用法

外用:适量,研末撒布。内服:入丸、散,3-9g;或浸酒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石松子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