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猪骨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土猪骨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
名称

土猪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土猪骨、土猪骨、貒骨

出处

《食疗本草》 出自《食疗本草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四肢骨短小,前后掌均带有皮毛,爪长,弯曲,锐利,淡黄色,毛棕黑色,粗而长。前肢骨由两节组成,长各约11厘米,粗1.2厘米。后肢上节长约12厘米,粗约1.3厘米,下节帮骨细小,主骨粗约1.2厘米,微弯曲。骨质不甚沉重,外表黄白色,断面骨膘不太厚实。 性状鉴别,貒骨多为四肢骨,短小,前后掌均带有皮毛,爪长而弯贡,锐利,表面淡黄色;毛棕黑色,粗而长。前肢骨由两节组成,长各约11cm,直径1.2cm。后肢股骨长约12cm,直径约1.3cm,胫骨直径约1.2cm,微弯曲,腓骨细小。骨表面黄白色,质坚硬,不甚沉重,断面骨髓腔疏松占1/2以上。

图片

中药材土猪骨图片

药性

温、无毒

味道

辛、酸

归经

肾、肺

功效

止咳、祛风湿

用法

内服:浸酒或炙黄研末。 内服:煎汤,20-50g;或浸酒;或炙黄研末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土猪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