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毒根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五毒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
名称

五毒根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乌头、五毒根、川乌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

性状

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,稍弯曲,顶端常有残茎,中部多向一侧膨大,长2~7.5cm,直径1.2~2.5cm。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,皱缩,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。质坚实,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,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。气微,味辛辣、麻舌。

图片

中药材五毒根图片

炮制

制川乌:将原药材拣净,放缸内或其它容器内,用凉水浸漂,每日换水2次,漂至口尝稍有麻辣味时取出;在浸漂过程里如发现有裂口破烂时可加些白矾;另外用甘草、黑豆煎汤,加入漂过的川乌,煮透,至内无白心时取出,去掉药渣,晒至半干,闷润后切片、晒干即可(每100斤用甘草5斤、黑豆10斤)。有些地区加甘草、鲜姜等辅料与草乌同蒸;有些地区分别用豆腐、甘草、金银花、鲜姜或皂角等辅料与草乌同煮。

药性

热、大毒

味道

辛、苦

归经

心、肝、肾、脾

功效

止痛、温经、祛风除湿、麻醉止痛

用法

一般炮制后用。

注意事项

生品内服宜慎。不宜与贝母类、半夏、白及、白蔹、天花粉、瓜蒌类同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五毒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