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倒地铃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博大的医学价值,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本文将介绍“小果倒地铃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精髓。

名称

小果倒地铃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假苦瓜、假蒲达、包袱草、风船葛、鬼灯笼、三角灯笼、金丝苦楝、三角藤、倒地铃、棕子草、炮掌果、小果倒地铃、白花仔草、带藤苦楝、灯笼草、三角泡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,茎粗2-4mm,黄绿色,有深纵沟槽,分枝纤细,多少被毛,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。叶多脱落,破碎而仅存叶柄,二回三出复叶,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暗绿色。花淡黄色,干枯,与未成熟的三角形蒴果附于花序柄顶端,下方有卷须。蒴果具3翅,膜质,气微,味稍苦。 以全草叶多,身干者为佳。 蒴果膜质,膨胀成倒卵形,有三棱,先端截头状,常被柔毛。种子球形,直径4.3-5.7cm,表面灰黑色,基部种子区较大,为淡灰黄色,近光滑,无光泽;具一斜向”U”形细肋。种脐区近心形,长3.4-4.6cm,宽4.1-5.2cm,具一宽的边缘,中央为种脐,点状,心形凹口上有一褐色小点。胚根弯曲,三角尖状而扁;子叶2枚,卷曲。 以干燥、饱满、均匀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小果倒地铃图片

药性

味道

辛、苦

功效

清热利湿、凉血解毒

用法
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
注意事项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孕妇忌服。”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小果倒地铃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