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医药传统和智慧。本文将介绍“羊胆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博大魅力。
名称
羊胆
类别
药材
别名
羊胆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图片

药性
寒、无毒、平
味道
苦
归经
胆、肝、胃
功效
明目、清热解毒、明目退翳、止咳、解毒、清火
应用举例
①治烂弦风,赤眼流泪,不可近光,及一切暴赤目疾:用羯羊胆一枚,入蜂蜜于内蒸之,候干,研为膏。每台少许,并点之。(《夷坚志》二百味草花膏)
②治一切暴赤目疾:腊月取羯羊胆十余枚,以蜜装满,纸套笼住,悬檐下,待霜出,扫下点之。(《张三丰仙传方》碧云膏)
③治眼暗,热病后失明:羊胆,旦暮时各一敷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④治眼为它物所伤:羊胆一枚,鸡胆三枚,鲤鱼胆二枚。上件药,摘破调合令匀,频频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三胆点眼方)
⑤治喉头红肿:羊胆、青黛、马勃、川贝、红牛膝。煎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⑥治黄疸:羊胆、茵陈、秦艽、白藓皮、大黄、木通。煎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⑦治大便秘塞不通:羊胆以筒灌三合许,令深入即出矣;出不尽,须臾更灌。(《千金方》)
⑧治代指:热汤急渍之,即出,使满七度,便以冷水浸三度,即涂羊胆;未成脓,此方效。(《外台秘要》)
用法
内服:煎汤,1~2分;熬膏为丸或烘干研粉装胶囊。外用:点眼、涂敷或灌肠。 内服:熬膏或干燥研末,0.3-0.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涂敷、点眼或灌肠。
注意事项
《四川中药志》1962年版:“凡体虚无湿热者忌用。”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羊胆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