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枇杷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博大的医学价值,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本文将介绍“岩枇杷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精髓。

名称

岩枇杷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大活血、紫金藤、钻骨风、血藤、大血藤、小血藤、岩枇杷、内风消、野五味子藤、五香血藤

出处

《贵州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茎藤呈圆柱形,条状垂直或微弯曲,长约10~15厘米。表面淡褐色或淡紫褐色,有少数纵皱,稍光滑,有时剥裂,并附带纤细的气根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。断面纤维性,外层皮部薄,褐色,内层木质部灰白色,中央髓部紫褐色。

图片

中药材岩枇杷图片

药性

味道

酸、甘

归经

胃、肝、肺

功效

镇痛、活血、舒筋活血、除湿、消肿、敛肺、生津、驱风、祛风、破瘀、消食、健脾、理气止痛、解毒消肿

应用举例

①治风湿疼痛:五香血藤五钱,铁筷子四钱,黑骨藤四钱,骨碎补四钱,见血飞三钱,排风藤三钱。泡酒一斤,每次服酒五钱至一两。(《中草药资料》)

②治骨折.五香血藤七钱,臭草八钱,百蕊草、珍珠菜、楤木根皮各三钱,加糖及酒适量,煎汤内服,每日一剂。首剂另加广三七一钱,土鳖虫三只,研粉冲服。伤处另用上药加酒适量共捣绒,按常规处理后外敷,小夹板固定,隔日换药一次。(《中草药资料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3~1两;研末服0.3~1钱,或泡酒。 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岩枇杷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