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红

中药材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一口红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一口红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红靛、一口红、汉宫秋、红叶苋、红木耳

出处

《泉州本草》 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全草长可达1m。茎红色,圆柱形,有分枝,节部膨大。叶具长柄,完整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-5cm,先端凹,基部截形,鲜时紫红色,叶脉色淡,侧脉拱形;有些叶片呈绿色或暗绿色,有黄色的叶脉,干后是枯绿色。

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极小,白色或淡黄色,常已脱落。

图片

中药材一口红图片

药性

凉、无毒

味道

苦、微甘

归经

肝、大肠

功效

止血、痛经、凉血、痈肿、解毒、舒筋活血、清热利湿、调经止痛、凉血止血

应用举例

①治吐血,衄血:鲜红木耳,每次一两,水煎泡乌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②治咳嗽带血:鲜红木耳(单用叶亦可),每次一两半至二两,合猪半赤白肉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③治创伤出血:红木耳、冰糖各三钱,炖服。(福建)

④治痢疾:鲜红木耳叶一两,捣汁,调红糖服。(福建)

⑤治皮肤燥痒:红木耳全草或叶,每次二两,合猪肚油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~30g,鲜品30~60g;或捣汁。
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注意事项

《泉州本草》:"孕妇忌用。" 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忌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一口红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