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材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药用价值,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本文将介绍“银薄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学的魅力所在。
名称
银薄
类别
药材
别名
银薄、银页、银泊、银箔
出处
《本草蒙筌》 出自《本草蒙筌》
来源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性状
性状鉴别 本品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状。长宽为93.3mm2,多夹于面积相同的薄纸层中。银白色。表面平坦,但具微细皱纹。金属光泽;不透明。质菲薄,易漂浮,并易皱折而破裂。气、味皆无。以张完整、色雪白、菲薄者为佳。
图片

炮制
《纲目》:入药只用银箔,易细,若用水银、盐、消制者,反有毒矣。
药性
无毒、大寒、平
味道
辛
归经
心、肝、肺
功效
定志、安神、镇心、镇惊、明目、滋肾、平肝、破积、舒肝、行经络、利关节、坚筋骨
应用举例
①治心虚惊悸,或因忧虑神气不安:茯神(去木)、人参、甘草(炙,锉)、龙齿各一两半,升麻、枳壳(去瓤、麸炒)各一两,银薄二百片,麦门冬(去心,焙)二两。上八味捣罗为末,炼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至二十丸,米饮下,早晚食后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镇心丸)
②治小儿伏热潮发者:银箔十片,续随子一分(去皮,研),青黛一分,芦荟一分(研),胡黄连末一分,麝香一钱。上通研匀细,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一粒至二粒,煎薄荷汤下,量儿大小加减。(《小儿医方妙选》银箔丹)
用法
内服:入丸、散。一般多作丸药挂衣。 内服:入丸、散。一般多作丸药挂衣。
注意事项
勿炼粉入药服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银薄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© 版权声明
1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