楂油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天然药材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楂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深入探索中医药学的奥秘之处。

名称

楂油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楂油、拌树子油、茶子油、茶油

出处

《纲目拾遗》 1.《农政全书》:作(楂)油法:每岁于寒露前三日收取楂子则多油,迟则油干。收子宜晾之高处,令透风,过半月则罅发,取去斗,欲急开则摊晒一两日尽开矣。

2.《纲目拾遗》:茶油,煎熬不熟,食之令人泻。

3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茶油,烹调肴馔,日用即宜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。本品在氯仿、乙醚或二硫化碳中易溶,在乙醇中微溶。相对密度在25℃时应为0.909~0.915(附录ⅦA)。折光率在25℃时应为1.466~1.470(附录ⅦF)。 性状鉴别 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。在氯仿、乙醚、二硫化碳中易溶,在乙醇中微溶。相对密度在25℃时为0.9.9-0.915。折光率在25℃时为1.466-1.470。碘值为80-88。皂化值为185-196。酸值不大于3。

图片

中药材楂油图片

药性

凉、平

味道

甘、苦

归经

大肠

功效

润肠、杀虫解毒、杀虫、润燥、疗疮、息风、清热、清热解毒、清热化湿

应用举例

①治绞肠痧:油茶种子油二两。冷开水送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②治小儿脸部生癣:茶油涂患部,日涂数次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③治汤火伤:茶油、鸡蛋清、百草霜。共擂细,搽伤处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用法

内服:冷开水送服1~2两。外用:涂敷。 内服:冷开水送服30-60g。外用:适量,涂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楂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