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荆花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介绍“紫荆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紫荆花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紫荆花

出处

《日华子本草》 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花蕾椭圆形,开放的花蝶形,长约1cm。花萼钟状,先端5裂,钝齿状,长约3mm,黄绿色。花冠蝶形,花瓣5,大小不一,紫色,有黄白色晕纹。雄蕊10,分离,基部附着于萼内,花药黄色。雌蕊1,略扁,有柄,光滑无毛,花柱上部弯曲,柱头短小,呈压扁状,色稍深。花梗细,长1-1.5mm。质轻脆。有茶叶样气,味酸略甜。以色紫,无杂质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黄绿色。①花瓣表皮细胞多角形,排列紧密,平周壁具不规则放射状纹理。②花丝表皮细胞长条形,排列紧密。③花药表皮细胞多角形,平周壁具不规则放射状纹理;花药内壁细胞长圆形,平周壁有网状增厚。④花萼表皮细胞均匀增厚或连珠状增厚。⑤花萼非腺毛常呈扭曲状,1-3个细胞,表面平滑。⑥花柱表皮细胞长条形,平周壁具细密条状纹理。⑦花粉粒近圆形,直径16-22μm,表面较平滑,具3孔沟。⑧柱头薄壁细胞类圆形,排列边疏松。⑨导管网纹、环纹或螺纹。

图片

中药材紫荆花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脾、小肠

功效

解毒、清热凉血、通淋

应用举例

治鼻中疳疮:紫荆花阴干为末贴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1~2钱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敷。 内服:煎汤,3-6g;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紫荆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