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医疗价值备受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紫檀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名称
紫檀
类别
药材
别名
紫真檀、赤檀、胜沉香、紫檀香、紫ZHAN木、紫檀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于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性状
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,显棕红色,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。质坚实,不易断,切断面有深浅相隔的层纹(非年轮,为薄壁组织与木纤维所形成)。无臭。以水煮之不产生红色溶液,故可与其他红色木材区别。 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,长约1米,宽约7~15厘米,树皮及边材已剥除,内外均呈鲜赤色,久与空气接触,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。导管大形,横切面成孔点,纵切面呈线条;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,呈油滴状,散布于木纤维、柔细胞及导管中,易溶于醇。质致密而重。以水煮之,无赤色溶液。气微,味淡。 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,长约1m,宽约7-15cm,树皮及边材已剥除,内外均呈鲜赤色,久与空气接触,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。导管大形,横切面成孔点,纵切面呈线条;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,呈油滴状,散布于木纤维、柔细胞及导管中,易溶于醇。质致密而重。以水煮之,无赤色溶液。气微,味淡。
图片

药性
平、无毒、微寒
味道
咸
归经
肝
功效
止血、定痛、消肿、痈肿、祛瘀、和营、消肿毒、解毒消肿
应用举例
①治金疮,止痛止血生肌:紫檀末敷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卒毒肿起,急痛:紫檀,以醋磨敷上。(《肘后方》)
用法
外用:研末敷或磨汁涂。内服:煎汤。 内服:煎汤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;或磨汁涂。
注意事项
《本草从新》:"痈肿溃后,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,俱不宜用。" 《本草从新》:痈肿溃后,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,俱不宜用。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紫檀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2 如有侵权,请扫描网站右下角微信公众号联系站长做删除处理。
3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。
5 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4.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